在2025年7月举行的中越陆军联合军演中,很多人注意到了一些细节:当面对中国解放军展现出高度现代化的装备和作战能力时,越南方面显得有些沉默,甚至有越南军官在私下表示,“我们仍然停留在过去的时代。”
这是中越陆军在75年后首次进行的大规模联合战术协同与实弹演习。随着演习的展开,除了战术配合的“联合”外,最受关注的就是两国军队在信息化、智能化和数字化方面的巨大差距。
在外界的眼中,这场演习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联合演练,更像是解放军展示其军事转型成果的一次“开放日”,而越南陆军则像是一个“旁观者”,在现场深刻感受到了一个现实:技术差距并非短时间内通过模仿就能赶上的。
在演习之前,许多越南民众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类似的担忧:此次军演是否意味着中国将借机学习越南的一些独特装备,例如广泛使用的380型突击步枪以及某些小口径战术配件?甚至有些人担心,是否会发生“装备复制”或“数据泄露”的情况。
然而,现实很快让这些担忧消失了。
随着联合实弹演练的正式展开,解放军展示的装备和作战能力远远超出了越南的预期,特别是在单兵作战系统、远程协同控制和无人装备应用等方面,差距几乎可以说是“代际”的,而非仅仅是“同一层次下的差异”。
“30年前,我们或许还能在某些武器平台上与中国陆军相竞争。”一位越南退役军官表示,“如今,这种对比已经不复存在。”
此次演习最引起军迷关注的,是两国使用步枪的对比。越南军队仍然普遍使用自制的380型突击步枪和更为陈旧的K-57步枪,虽然这些装备在历史上曾发挥过重要作用,但在现代战场上,已经显得力不从心。
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解放军配备的191型步枪,代表了全球最先进的单兵武器系统之一,射程可达800米,并具备连续射击模式。更重要的是,191步枪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“火器”,它是“单兵综合作战系统”中的一个模块。
这个系统具备以下功能:实时显示弹药存量、枪管温度、环境数据、与无人机和指挥终端共享战场信息、模块化设计,方便快速更换瞄具、标记战术地图和小组定位系统等。简而言之,这场对抗不只是“步枪对步枪”的竞争,而是“系统对机械”的较量。
此外,中国陆军此次还展示了两类越来越普及的无人作战装备——便携型战术无人机和仿生地面无人平台“机器狼”。
这些无人机几乎可以做到“单兵一机”配置,成为战场上的“第三只眼”。在复杂地形中,战士无需探头,便能通过无人机实时掌握前方情况,无论是在墙后、树下,还是简易伪装掩体下,无人机都能够轻松侦察并标记敌人位置,为小队行动提供精准的信息。
而“机器狼”作为新一代的地面无人平台,负责执行本来高风险的侦察、排雷和火力突击任务。它们能够携带轻重火器,穿越复杂的地形,在不耗费兵力的情况下完成高风险任务,且不畏生死,也不知疲倦。
这些技术配置,越南方面目前尚未具备。即使想要学习或购买,也面临着无法承受的技术、工业和军工集成门槛。
技术差距背后,反映的是国家整体工业体系的巨大差异。现代军队的装备系统不仅仅是枪械、终端和无人机,更重要的是背后支撑它们的网络通讯技术、人工智能算法、精密制造能力和零部件供应链。
总结来说,中国之所以能够将这些技术整合并部署到士兵层级,得益于过去二十多年来对军工现代化、工业数字化的持续投入。
尽管越南近年来也在推进军队的现代化,但面临的现实问题却很多:基础工业规模有限,缺乏自主研发芯片、精密加工、AI算法等关键能力。
换句话说,信息化战争不仅仅是“购买装备”那么简单,它是国家整体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。
正规的股票场外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